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頸椎開刀,還是沒解決問題!

頸椎開刀,還是沒解決問題!


 


20111129163場拉筋拍打活動中來一對夫妻,30歲出頭,身體非常強壯般,太太還參加三鐵,看先生後頸部,長長一條開刀痕跡,原來是肩手酸麻感,開刀處理,結果是開刀成功,手還是酸麻感!想用臥位拉筋方式來改善,自己練了好久,因求好心切,雙手竟然拿25啞鈴!


 


瞭解後提醒不要拿太重東西,只要2瓶礦泉水的重量即可,重點是要時間久一點,否則一有酸麻感即放下,效果有限!


 


奉勸大家:有任何身體上酸麻或無力感,先找出原因再求改善!否則只改善結果,原因不改善,問題是永遠不會根本解決的.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吃得好、拉得出、睡得著、笑得出跟生病絕緣

 


吃得好、拉得出、睡得著、笑得出跟生病絕緣


 


 台灣新生報  作者: 【記鍾佩芳/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1117 上午12:28


 


只要能做到「吃得好、拉得出、睡得著、笑得出」,就能不生病,保持最佳養生狀態。


 


台北市文山、松山、新店崇光社區大學講師吳世楠表示,吃得好並不是大魚大肉,而是清淡、新鮮,且定食、定量。可是現代人作息不正常,三餐時間常不固 定,且外食當道,不僅高油、高糖、高鹽,還吃進許多人工添加物,雖然物資早已不虞匱乏,但卻吃得一點也不「好」。且,吃得進卻拉不出,也很容易產生大問 題。現代人肉類吃得太多,一旦產生宿便,或有便祕困擾。


 


工作、學業、經濟、愛情等,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讓人成天深陷煩惱,睡不著是常有的事情。現代人失眠比例偏高,尤其是3045歲之間的青壯年,其問題更是嚴重。


 


吳世楠講師表示表示,健康狀態不佳的根源,似乎與飲食脫離不了關係,因此調整飲食結構,是必要且首要動作。吃得對,吃得好,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拉 得出,少了廢物囤積,可以讓代謝更有效率,使體力變好。體力一旦充沛,人顯得有精神,要應付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壓力,就不再是困難事。朝健康邁進的正向循 環,便能在這樣的狀態下有效啟動。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吳世楠老師出新書啦!



吳世楠老師出新書啦!


                             



『人體三通 享受不生病生活』本書三大特點:


1.   淺顯易懂說明生病起因,幫助你不生病!


2.   提供簡易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自我改善!


3.   有任何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提供顧問諮詢!









 


 


健康靠自己!


 


現在不養生,將來找醫生


學會養生,不花錢養醫生


 


活得久也要活得好


擺脫大病小病、生活習慣症候群


最好的醫生就是你自己!


 


 


強力推薦


總統府國策顧問&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紀政


中華民國脊椎矯正學會創會會長 謝慶良


台灣社區健康促進與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張蓓貞


完全優整合醫學診所院長 林承箕


北京最貴的中醫師 武國忠


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心靈的春天」主持人 丁美倫


 


沒有生病就是健康嗎?


很多毛病都是「坐」出來的?


要治病,找醫生;要健康,該找誰?


為什麼一身老毛病,醫都醫不好?


你知道的保健觀念,其實是錯的?


明明身體不舒服,健康檢查卻說正常?


 


現在學養生,將來不必找醫生


力行養生祕訣,做自己的良醫


 


真正的養生


在於了解身體發出的警訊,從根本遠離疾病


透過精神狀態、身材變化、代謝情況、睡眠品質


聽懂身體說的話!


 


傾聽身體的聲音,要健康真簡單


本書解開種種迷思,探索健康的真諦。只要拋開習以為常、似是而非的健康觀念,重新回歸自然狀態,視健康為終身責任。小心身體給你的警告,靠自己成功找回「不生病的人生」。


吃對食物,吃出健康


正餐、下午茶、宵夜和各式零食點心,送進肚裡的食物,讓口腹之慾獲得無上滿足。但您是否想過「對」或「錯」的問題?這些都是身體需要且必要的嗎?各種年齡、族群,營養成分需求也不同,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吃對」才能真養生。


人體三通,健康活天年


遍布人體全身的三大通路:消化代謝、脊椎神經、血液循環系統,任一處阻塞,相連或行經的器官、組織,都會深受影響。若要真健康,就從「健康促進」角度,讓身體通路既「通」又「暢」!


 


本書特色


壞習慣再見,健康逆轉勝


文明病、慢性病、老毛病難以治癒,就在於致病原因和生活、飲食習慣脫離不了關係。若無法從根本改善,問題會一再出現。


要想徹底擺脫頻繁出現的不舒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戒除壞習慣,將健康視為自己的責任。


 


 


吳老師新書《人體三通 享受不生病生活》,11月初已由康鑑文化出版社發行,吳老師在書中除了教導大家該如何了解身體所發出的警訊,戒除壞習慣,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從根本遠離疾病之外,更提醒大家透過精神狀態、身材變化、代謝情況、睡眠品質...來聽得懂身體要說的話,讓您可以自己作自己的良醫!


 


健康,就是這麼EASY


 


隨書贈送「找回不生病的人生」DVD 此為吳老師在中央研究院演講,內容包含:


健康活到天年的祕訣


與癌共舞-慢性病與健康管理


「預防型健康管理」,醫生遠離您


 


單本網路訂購:


誠品網路書店: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91832089623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10532953&actid=Monthlynew


 


 10本以上優惠預購:http://www.hp124.com/order.php


 


 


 


 


健康調查-亞太健康狀況 76%國人自覺走下坡

健康調查-亞太健康狀況 76%國人自覺走下坡


 


作者: 張翠芬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15 下午1:04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知道不等於作到,這是現代人的另外一項毛病,運動也不等於健康,問題是要怎麼樣動才算是運動,還要不要配合什麼才不會生病!各位看倌:找尋自己合適的自我保健法,身體力行,努力讓自己不生病吧!---健康管理師


 


一項亞太15區的健康指數調查發現,76%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比5年前來得差,高達77%的成年人渴望減重,全民瘋減重的比例居亞太第2高,僅次於澳洲;醫師認為,台灣民眾並不胖,只是對追求瘦身太苛求,加上欠了太多「運動債」和「睡眠債」,才令國人對自我健康感覺不佳!


 


一家人壽公司昨天公布亞太地區102001865歲民眾的健康生活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健康指數僅59分,低於全區平均值61分,新興市場國家包括印度、菲律賓、印尼、越南、汶萊的民眾對自我健康滿意度較高,韓國人對健康滿意度最低。


 


台灣民眾認為造成自己不健康的主因包括:運動不足、睡眠不足及體重過重77%的受訪者,包括30歲以下年輕人認為自己體重過重,希望再瘦一點;近6成民眾表示自己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其中42每周運動不超過1小時。台灣民眾希望有8小時的完整睡眠,但實際睡眠時數僅6.6小時,比期望值少1.4小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 范豪益 醫師表示,台灣肥胖盛行率比西方國家低,但想減重的民眾比率卻高居亞太第2。他指出,愉悅心情、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及排除壓力,是台灣民眾認為健康生活必備四要素,並建議民眾應逐步調整生活步調,減重須循序漸進,每周以減0.5公斤 為原則,不要為了上網熬夜犧牲睡眠,並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逾20歲 143萬人高血糖

20 143萬人高血糖


 


作者: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11115 上午12:00


 


這是事實,也不必討論,問題是為什麼20歲左右就會有糖尿病?記得50年前糖尿病的另一個名稱:「富貴病」;想一想要如何避免年輕就得糖尿病!健康靠自己!---健康管理師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去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達八千兩百一十一人。國民健康局九十六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國內二十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盛行率為百分之八,國民健康局表示,以此估計全國二十歲以上民眾目前約有一百四十三萬人有高血糖,但其中有兩成三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有高血糖。


 


上述調查結果也發現,高血糖病患未來五年內發生心臟病、中風及腎臟疾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一點五倍、二點九倍及二點四倍。另外,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二○○七年透析登錄資料,國人洗腎原發原因以糖尿病居首。


 


國健局指出,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主要指標為糖化血色素,若以此項指標來看,前述高血糖患者有高達七成的人糖化血色素值未能控制在百分之七以下。衛生署邱文達署長表示,要達到控制糖尿病病情,需要醫療照護團隊與病患共同努力。


 


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顯示,國內糖尿病患至醫療院所接受疾病照護時,在各項定期檢查項目中,以糖化血色素(HbA 1c)檢查執行率最高,占了近九成,其次為空腹血脂檢查,比率也超過六成,但比較少人會去做眼底檢查、眼底彩色攝影及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執行率約只有三成。


 


國健局表示,目前正積極透過縣市衛生局,鼓勵轄區醫療院所加入「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透過醫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共同組成照護團隊,提供糖尿病患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並定期追蹤患者血糖控制狀況,也會定期對患者進行衛教,幫助患者好好控制糖尿病病情。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我的恩師(請對自己的身體多一點疑問!)

 


我的恩師(請對自己的身體多一點疑問!)


 


【聯合報╱李家同】2011.11.03 02:23 am


 


我們都太沉悶了!太多人只聽課,卻從未不問為什麼?如我在上課談健康時,問大家對自己身體的瞭解時,大都只說不清楚,不太會想更進一步瞭解自己身體是怎麼運作的!沒想到身體也要自我保健,努力讓自己不生病!生病看醫生,不生病豈不更好!對自己的身體各種不舒服,不正常的地方,多一點疑問吧!找出原因,自我改善,健康靠自己!---健康管理師


 


我雖然學問普通,但的確有一點值得驕傲的地方,我雖然已年過七十三,仍然一直在學新東西。我過去對通訊完全不懂,後來因為在暨南大學的校長職務垮台了,駕駛也沒有了,我找到了兩位教授一齊開車去南投,在路上,老是聽到他們講有關通訊的東西,我本來就對通訊好奇,就一直問他們,問到後來,居然還寫了一本有關通訊的教科書。


 


我發現我之所以到老了,仍能吸收新知識,乃是因為我好奇心很重,好奇心使我對很多事情有興趣,當然我對電機和資訊的領域最有興趣。兩位教授教會了我通訊以後,我對類比線路設計非常好奇,也就靠我的東問西問,現在也能教類比線路設計了。


 


可是我並不是一直都有好奇心的,小的時候,我根本是一個糊裡糊塗的小孩,老師教什麼,我並不完全懂,可是我並不想真正搞懂這門學問,我的哲學是:我要知道如 何應付 老師的考試,這一點最重要,而我對如何應付考試是很有經驗的。


 


可是,我的運氣很好,碰到了一位好老師。


我從大學畢業以後,就想找一個安穩的工作,以度一生。我運氣很好,可以到一所國中(當初叫作初中)去教理化,孩子們很乖,也很用功,該背的都會去背,該做的練習也都會去做。所以我這個老師感覺真好。


 


沒有想到的是,我碰到了一位好奇心非常重的孩子,他叫陳義明,他第一次發問,是我教他公制的時候,我說我們長度用公尺,他馬上發問:「公尺是根據什麼制定的?」我去大學圖書館查了資料,上課時告訴他公尺是根據法國的鄧刻爾刻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距離制定的。他的問題又來了:「如此長距離的測量是怎麼完成的?」我又被他問倒了,研究了好久才搞清楚。但這一次我告訴他這種測量牽涉到很多初中生不懂的數學,他就算了。


 


不久,我教到元素,照教科書上的定義,元素是用一般化學方法無法分解的物質,這位好奇的孩子的問題又來了,他說:「什麼是一般化學方法?」我只好舉了一些例子講給他聽,他的問題仍然不斷:(1)古人怎麼知道一個物質是元素的?(2)誰給元素下定義的?(3)是誰最早將所知的元素整理出來?說實話,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將這些問題搞清楚。


 


等到我教到質量和重量的時候,就知道陳義明一定會問何謂「重量」,當然我們還沒有教過力學,要解釋「重量」差一點把我的半條命送掉。


 


自從陳義明一直好奇地問問題,他的同學們也慢慢地被傳染到了,他們的問題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有成就。不能說我的學生們考試時一定會得心應手,而是說顯然他們對科學越來越好奇。因為好奇,他們變得很會思考,在過去,這批孩子們全部都是背書的機器,也難怪,背多分也。


 


就在我教得興致高昂的時候,問題來了,有些家長發現他們的孩子回家以後會和他們談一些他們聽都沒有聽過的玩意兒,比方說,很多孩子會解釋給爸媽聽道耳吞如何能提出原子說。家長們聊天時發現這些都是教科書上沒有提到的,他們非常擔憂,因為教科書裡沒有的學問,不論多有意義,都是不會考的。他們認為我做老師的人應該教聯招考試的項目,那些不考的,就不該教,教了反而浪費孩子的時間,也影響到孩子們未來考試的成績。


 


校長將我抓去罵了一頓,他說,學校的績效就在於有多少學生考上明星高中。我問他使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重不重要?他不願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但警告我絕對不可以再在上課期間教那些不考的東西。我問他學生如果提問題,怎麼辦?他說一定要在課後解釋給他聽,上課期間不要理他。


 


從此以後,我們上課時變成了單行道,可是下課以後,孩子們的問題就來了,上課時雖然是一攤死水,下課以後就活了起來。但我覺得我自己好像在做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每天都鬼鬼祟祟的。而且我也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因為同事們有點將我看成異類。


 


陳義明的好奇心不限在科學上,他在歷史課上也問題不斷。有一次,他問何謂元朝,其實是不是我們已經亡國了;又有一次,他問唐朝時代,是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可做?有多少人失業?他另一個問題更有趣了,漢朝時,中國有多少人口?最精采的問題是:「中國」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來的?因為他知道清朝時,我們國家叫作「大清帝國」,並非「中國」。


 


陳義明使同事們分裂成兩派,一派很喜歡他,另一派討厭他。討厭他的老師占大多數,他們感到陳義明對他們是一種威脅,但又不敢直接了當地說出來。他們都想過安穩日子,陳義明使他們感到日子不好過。


 


陳義明畢業了,他沒有考上任何一所公立學校,他的家境使他無法念學費高的私立學校,於是他就結束了學業,四處去找工作做,總不能遊手好閒啊。


 


陳義明事件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第一,我覺得自己的學問實在太差,第二,我很不喜歡我們不鼓勵學生有好奇心的教育。我決定繼續念書,希望能使自己變得有學問一點,將來能教一批有好奇心的學生。


 


我得到了博士學位,也做到了教授。我開始指導研究生,其中有很多 都是 博士生,他們當然都是好問之徒也。唯一和過去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從不問我,他們的那些問題,我如何能回答?好在他們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對他們而言,「死背」是一點用都沒有的。我感覺到我總算如願以償。


 


有一天,我的中古汽車有些毛病,友人告訴我,有一家修車廠技術很高,價格也算公道,我就開車去了。這家修車廠規模相當大,而且一塵不染,管理也井然有序,我當然要等一下,他們也有顧客休息室。我在裡面休息的時候,忽然進來了一個人,他親熱地叫我 李 老師,我一看,就認出了他,他就是陳義明。


 


陳義明告訴我,他初中畢業以後,就去做汽車修理廠的學徒,由於他好奇心很重,學得非常快,他也去念了補校。高中念完了,他決定自己開修車廠,果真生意很好,有的時候,汽車公司的修理廠還會偷偷地來求救於他,他笑著說,可惜他沒有資金,否則他也可以設計汽車了。


 


我問他是不是仍然十分好奇,他反而覺得難為情起來,他將我請到了他的辦公室,在他的電腦裡找出了一份檔案,裡面記錄了所有他要問的問題,如果有答案,他會記錄在裡面,我發現大多數都仍是懸案。我現在將他的幾個懸案寫在下面:


 


1)電影裡面動物的嘴巴如何會動?


陳義明說他常看電影,很多電影裡有動物明星,這些電影明星往往會講話,這不稀奇,只要配音就可以了,但為什麼這些動物的嘴巴會動呢?如果嘴巴不動,就不像動物在講話了。他猜動物是真的,嘴巴是動畫,但他沒有把握,所以仍是懸案。


 


2)森林小孩如何能和獅子搏鬥?


陳義明顯然是個愛看電影的人,他說他常看到電影裡有一位英勇強壯的小男孩,他居然敢和獅子搏鬥,最後獅子被他殺死。他知道這頭獅子是被馴服的,牠只是在表演而已,但獅子畢竟是獅子,小男孩是個明星,雖然身體還不錯,但他怎麼敢和獅子打架呢?萬一獅子兇性大發,他怎麼辦?


 


3)九一一事件的謎


九一一事件是大家有興趣的事,對陳義明來說,他說他有眾多疑點:1、為什麼美國機場會在幾個小時之內,同時讓十幾位恐怖分子進入飛機,他們都帶有武器,一個恐怖分子成為漏網之魚已經很怪,這麼多人同時順利過關,這簡直不可思議;2、為什麼幾架飛機的飛行員沒有立刻報告有人劫機?3、飛行員的座艙門是打不開的,他們是如何進入的?4、飛機當時一定已在自動飛行的狀態之下,恐怖分子怎麼會有如此大的本領能將自動飛行改成手動?他們並非真正有執照的飛行員,只受過幾個月的飛行訓練而已。


 


4)花為什麼同時開、同時謝?


陳義明有時到一座公園去散步,他看見兩個花壇種了同樣的花,令他百思不解的是同一個花壇的花會同時開,同時謝。但不同花壇的花開和謝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要注意的是這些都是同樣的合歡花。


 


我只能舉這些例子,因為陳義明的問題太多了。他看到了我,好高興,他說我是最鼓勵他發問的老師,而且也認為他的好奇心對他日後幫助很大,他一再稱我為恩師。


 


我要在這裡告訴陳義明,你才是我的恩師,我雖然老了,仍對很多事情極有好奇心,這應該歸功於你,沒有你的話,我雖然會看到應該感到困惑的事,卻不會感到困惑。


 


我也希望年輕人知道: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都知道外國跑車的引擎好厲害,但如果沒有一個人想知道這種引擎是怎樣製造的,那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有厲害的引擎了。


 


我更希望老師們知道,如果你們的學生學了庫倫定律,而不過問庫倫如何測量電量,我們國家是不太可能有偉大的科學家的。


 


2011/11/03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我的恩師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6692948.shtml#ixzz1cbSLXNr1